企业赋能 | 祝贺“中南绿建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”入选 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名单

中南绿建系浙江中南控股子公司,公司具有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、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、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、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、建筑金属屋(墙)面设计与施工特级、境外工程承包、施工劳务等资质,具备浙江省二级理化测试资格,通过质量管理体系、环境管理体系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认证,取得欧盟CE认证、加拿大CWB焊接认证资质。

企业稳居全国钢结构行业排名前20强之列,先后被评为国家工商总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、中国质量信用企业AAA级、中国建筑钢结构诚信企业(5A)、中国钢结构行业企业信用AAA级、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推荐品牌信誉AAA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、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“守合同重信用”单位、浙江省建筑业诚信企业、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先进企业、浙江省建筑业企业优秀施工企业、杭州市建筑施工企业排行优胜企业;还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、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行业突出贡献企业。

 

中南绿建集团总部

 中南绿建工厂一角

 

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“一号发展工程”,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,以“着眼于跑好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,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上实现攻坚突破”为主题,以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为目标,近日,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数字经济发展)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《关于公布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的通知》,旨在发挥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,激发各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。

 

《关于公布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的通知》

 

浙江中南绿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杭州初鸣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“中南绿建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”成功入选。

 

入选“产业数字化领域(100个)”优秀案例

 

 

中南绿建的数字化战略

 

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利润下滑的挑战,中南绿建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。

初鸣数智为中南绿建量身定制了“中南绿建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”,以“1+2+N”数字化架构为基础,覆盖业务、人、设备、产品、环境等全要素,整合了从设计、生产到运营的各个环节,实现了钢结构制造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、在线化。

 

全局化整体架构

 

初鸣数智根据中南绿建组织架构、管理和运营模式,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集成,打造1+2+N数字化新范式(1个平台,2个层级——集团和子公司,N种集成,包括设备、不同系统),将中南绿建的集团总部与各子公司无缝连接,同时打通客户、供应商、财务系统等外部平台,构建横向纵向全面集成的数字化网络。

 

 

“三全化”工作协同

 

通过统一的数字化平台,实现钢结构业务的全过程(接单至安装)、全要素(人、设备、材料、数据)和全员参与的(跨部门、跨层级)数字化、在线化。打破传统信息孤岛,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,有效缩短项目周期。

 

一模到底数字化设计

 

采用Tekla模型作为唯一数据源,统一设计、生产、采购、销售等环节的基础数据。不同部门基于共享模型提取所需信息,彻底解决数据冗余与不一致问题,提高整体设计生产与制造效率。

 

 

数字化的生产制造

 

引入MES系统,结合逆推排产法,实现精准的按需生产,减少过量生产、库存积压和不良品率。基于物联网技术,实现设备在线监控,动态调整生产计划,优化设备利用率,进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。

 

 

可视化的管理运营

 

基于对业务流和数据的采集和存储,通过三维模型、包括实体产品和虚拟的产品二者结合,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。利用BIM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,对生产、物流、安装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动态展示。数据分析与AI技术相结合,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管理、智能化预测并合理制订决策调度方案,优化资源配置。

 

 

业财一体化

 

深度融合业务、财务和管理流程,形成数据流的闭环管理。通过实时财务与业务数据对接,多方面提升企业不同部门的协作效率和管理水平,降低跨部门协作难度,减少沟通成本,提高经营效率。

 

 

以数字为核心推动行业管理变革

 

通过“数字工作”记录和可视化业务流程,优化资源配置,加速价值流动,推动业务优化。“数字工程”在钢结构全生命周期中,实时传递设计、生产、发运和安装数据,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可控,降低履约风险,缩短交付周期。结合“大数据和数据智能应用”,深入分析和优化业务模式,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,提升运营效率,推动行业管理的全面转型。

“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”页面展示

 

中南绿建通过“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”,实现了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的升级,成为钢结构行业数智化转型的企业典范。未来,初鸣数智将继续深耕数智化技术,助力更多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,为行业数智化转型贡献更多创新力量。